找到相关内容149篇,用时2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戒律概述

    一)与染污男子相触。即不得与已经成年,并明知对自己有染污的男子接触,包括头发以下、膝盖以上的身体部分。(二)盗人四钱以下。即不得偷盗别人价值四钱以下的物品,乃至一草一木一针。(三)故断畜生命。即...弟子从师受戒时所发生而领受于自的法体,即由授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构成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;戒行是受戒后随顺戒体防止三业罪恶的如法行为;戒相是由于戒行坚固而表现于外可作为轨范的相状。戒体分“作”与“无作”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92757844.html
  • 益西彭措堪布:往生之路 第六讲

    mdash;远离染污缘。只有远离染污的外缘,减少生染污的机会,才能让自己的在更多的时间当中,处于修净业的清净状态。这样染污不现行,安住在清净心当中,才是真正修持往生的清净法业。能够这样保持清净,今生的修行能够成功,临终时也不会有障难现前。   过去的物质生活等各方面都很简单,在那样的环境当中,人们的就不会受到太多的染污。但是,现在这个年代,已经比古时候复杂了几十倍、上百倍。现在是信息时代,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益西彭措堪布|往生之路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153912325635.html
  • 现世众生走入歧途的根本原因

    的所思所为、一切的行为方式必然仍循故步,即使入于佛门、所缘的也是佛门中事,但由一颗染污的世间仍然会演出违背佛门的世间法。   进入佛门之后,因为没有用心来调伏烦恼,轮回的可怕劲敌——我执、我所执...始终在怨亲的分别之中,难以超尘脱俗;或者以染污执著上师为己所有,一旦师为他人传法,便生嫉妒而作障碍;或者以发展佛教事业为幌子,以佛经、佛法、佛像等三宝物为商品,贩卖营利……如是种种,虽外披袈裟,内里却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著

    |警世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2/1657002237.html
  • 《本事经》的经型及其编集的研究

    观。   第88经经文主句   (1)苾刍当知!依住尸罗,能修二法。云何为二?谓奢摩他、毘钵舍那。   (2a)谓修行者,依住尸罗,修奢摩他,既修如是奢摩他已,修心令满。为何事故修习其?修习心者,为断贪故。   (2b)诸修行者,依住尸罗,精勤修习毘钵舍那,既修如是毘钵舍那已,修慧令满。为何事故修习其慧?修习慧者,为断痴故。   (3)贪染污,令不解脱;痴染污慧,令不明照。若永离贪,...

    林崇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2447809.html
  • 略论欧阳渐佛学思想的现实性

    ,更不是想要承继慈恩一宗,而是要“重建”佛教。传统的中国佛学里,“真如”是最重要的,不仅包括了正智,而且众生的染污也不离真如,强调真如的无所不在和“当下即是”。于是真如成了修证的唯一目标和内容。而对...的戒律;另一方面,求菩提之退失就是犯戒。四、“凡宗教家类必有其宗教式之信仰”,即迷信。佛法反对“盲从迷信”,对佛法的信仰乃是“智人之乐欲”,绝非盲从。  而世间的哲学,在佛法看来,只是依靠虚妄分别...

    白云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52455209.html
  • 天台大师之性恶思想观

    具说”是密切而有相互关联的。换言之:即“自性清净心”和“烦恼染污”,在本质上,是不可分离而同是如来藏的流露,是以一阐提 (ichantika) 也不离“无记无明”的阿赖耶识 (...以降,关于人性善恶之辩,成为中国思想史上最具研究价值的对象。三、天台大师的性恶观上述我国古代的大儒荀子,对于之作用观念上,认识“性恶”是先天的元遗传成分浓厚,如欲树立于正,必须靠修为力量,始能挽回...

    慧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0256631.html
  • 真性与自觉——达摩、慧可、僧璨心性论略述

    “阿赖耶识”即藏识,如来藏识在藏识之外,二者不同,如来藏识是净心,藏识是染心。也就是说有二心:佛心是净心,是自性清净心;人心是染心,是自性染污。达摩选择如来藏说,表明他并不赞赏阿赖耶识说,因为...,而一切众生的自性都隐藏如来的功德。如来藏思想一直成为禅宗的主要思想基础,是禅宗心性论的核心观念。这也说明, 自达摩始,中国禅师已经超越了单纯坐禅和冥想的领域,进而关注本体性的的探讨,重视心性本源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24565761.html
  • 南传上座部佛教之基本五戒

    abrahmacariya,为“梵行”的反义词,即性交、交媾、性行为、淫欲法、不净行,是指以染污发生两性交媾的行为。  性交的对象包括人、非人和畜生。性别则包括男性、女性、两性人和黄门[ 黄门 (pa?óaka):即生殖器...离非梵行学处  [ 对于五戒,即把此学处的“非梵行”改为“欲邪行”。欲邪行即不正当的性关系(包括同性恋)。具足三个条件构成欲邪行,即:1.没资格发生性关系的对象;2.以从事之;3.以道入道。]  (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40968781.html
  • 解脱道与菩萨道的关系

    世间染污的生起。尤其出家菩萨既现声闻外相,更应持守声闻戒法,方能“令有情未信者信,信者增长”,如此“生于世间而世间法所不能污”的清净菩萨相才能真实显现。当然,此等三乘共法的修持,必须贯彻始终地与悲心、...一个不可跨越的鸿沟。菩萨道除了收摄了解脱道,更明确指出一条完整的成佛之道。这正是菩萨道不共解脱道的价值。  再者来谈解脱道与菩萨道二者发与修持善巧的不同。解脱道对应于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的三士道,即是...

    释大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43870626.html
  • 佛教的心灵环保--释见引

    六根攀缘六尘,攀缘这念心成了妄心,起了贪爱而不觉,因贪爱而想占有,因想占有而不择一切手段造业,长劫以来,不断反覆薰习,养成习气,积习难返,吾人当前这念心,固然本具佛性,被无明烦恼习气覆盖,名为染污,...人们这才开始反思,物质生活的追求毕竟不是唯一的人生指标,心灵、精神生活的提升,像似更实在的人生平衡点,所以心灵环保、心灵革命、净化人心……等论点应运而生,打着所谓身、、灵健康养生的种种活动卖点,普遍...

    英国倪世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81473899.html